最新消息
營養教育專欄-上班族運動怎麼吃?營養師帶你了解符合作息的運動前中後飲食策略!2022-06-07 上班族運動怎麼吃?營養師帶你了解符合作息的運動前中後飲食策略! 楊哲雄 上班族運動的時間比較受限,大多數的人都只剩下晚上下班後可以抓緊時間運動,但這個時間也是平常我們吃晚餐的時間,運動前到底該先吃晚餐?還是不吃呢?運動後也接近睡覺時間,吃什麼才能不影響睡眠?要如何吃才能維持最好的生活作息、達到更好的成效?今天就讓營養師依照上班族的作息來講解如何挑選運動的飲食吧! 運動前吃東西補充體力,但需要選對避免腸胃不適! 通常上班族下班後都是先去運動再回家,不然到家吃個飯、休息一下就懶得出門了!而運動前的這段時間,建議要吃一點食物!畢竟上一餐已經是中午,間隔了6-7小時以上,不吃可能會肚子餓、體力不佳而影響到等等的運動規劃。這時候建議可以挑選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像是麵包或者水果,可以當作提神的下午茶,最好是在運動前1-2小時吃完,就能消化的較完全,不會造成運動不適!此外運動前的餐點還要特別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,像是奶酥麵包、鳳梨酥、薯條這些相對沒那麼適合,雖然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,但油脂會讓消化速度變慢,造成運動時腸胃道還有食物沒消化完,產生異物感影響運動狀態。 運動時要特別補充水分!缺水不僅會口渴,也會心跳加速更快疲勞! 運動中的補給是大家最常忽略的一塊,常常動起來就開心地忘了喝水,但當我們運動時間拉長,水分持續流失,不僅會造成口渴,嚴重點還會讓血液中的液體變少,造成運送氧氣的效果降低,而身體為了維持足夠的氧氣量,只好心跳加快、呼吸頻率提昇來調整,當心跳、呼吸頻率升高就難以長時間維持運動強度,所以運動中的水分補充也需要特別注意!一般來說可以先以女生一小時喝400毫升(2/3罐寶特瓶),男生一小時喝600毫升(1罐寶特瓶)為基準。喝水的頻率建議以每10-15分鐘補充一次較佳,避免單次喝入超過200毫升水分,造成腸胃道水分過多身體不適的狀況。如果運動時間超過一小時或天氣特別炎熱,也可以購買運動飲料替換水,除了補充液體之外也同時補充汗液中流失的電解質。 上班族運動後最重要的就是補充蛋白質,更能幫助你維持肌肉、順暢減脂 運動後可能已經晚上8、9點,許多人會擔心這時候吃東西會胖,但根據研究指出,運動後儘快補充食物才是幫助你增肌減脂,提升運動最好的方法!儘量在運動完的30分鐘內就進食,效果會最好。運動後最重要的營養素是蛋白質,可以挑選超商的豆漿、鮮奶或者茶葉蛋、茶碗蒸等,若是想吃台灣小吃可以試試看滷味的豆製品、腱子肉或者鹹水雞的雞胸肉、雞腿,整體肉類或豆製品的份量加起來最少需吃到2/3個手掌以上的大小,才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幫助修補肌肉、維持代謝。如果運動強度較高,建議額外加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像是地瓜、馬鈴薯、冬粉、麵類,這些碳水化合物會優先進入肌肉儲存為肝醣,能減緩隔天睡起來全身沒力、疲憊的問題!以滷味為例,夾完豆製品、腱子肉後可以加上冬粉、蒸煮麵以及2-3樣蔬菜;若是鹹水雞,可以搭配馬鈴薯並且加點蘿蔔、龍鬚菜等青菜,這樣就能搭配成最適合運動後補充的組合! 上班族除了要把握時間運動,更要懂的如何吃得聰明,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較佳的成效,也補充足夠營養幫助身體恢復,讓隔天上班也能活力充沛,不會因運動或飲食不均影響上班效率喔!
|